当前位置:pg电子下载-pg电子直营店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文章
行业新闻
去产能关键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8日
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主要涉及的基础性行业包括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去产能的过程也涉及金融财政、民生和社会稳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压力大却势在必行。产能如何“去”,不良资产如何“化”,运行机制如何“优”,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
长期产能过剩将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南方日报: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首要任务,如何确定哪些是要被去掉的产能?
赵昌文:这里主要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对僵尸企业的定义,二是通过安全、环保、质量、能耗这四大标准来筛选出不符合发展方向的产能。国务院分别发布了关于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规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至5年的时间,减少煤炭行业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并建立长效退出机制。这两个行业中那些要被压减的产能的确定标准,主要都是遵循上述的两个核心点来认定的。
南方日报:怎么“去”产能呢,会采取哪些举措?
赵昌文:主要包括严控新建、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或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转化为新供给。
南方日报:如果产能过剩长期不能化解,具体会带来哪些风险?
赵昌文:长期产能过剩不利于中长期增长,可能拉长中国经济探底的时间。虽然产能过剩不是一个宏观概念,但由于过剩严重,例如钢铁、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和65%左右,它对宏观经济具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行业价格持续下跌,这会加剧通缩,导致我国ppi面临长期的下行压力;过剩产能也使一部分不良债务难以浮出水面,不利于改善信用风险的定价机制,会加大金融风险,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央设1000亿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
南方日报:短期内,去产能会采取哪些pg电子直营店的解决方案?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赵昌文:2013年国务院41号文件提了“四个一批”的解决办法:“通过对外投资转一批,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一批,通过兼并重组化解一批,通过提高标准淘汰一批”。
“四个一批”里边“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是最现实的。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现在的过剩产能不见得就是落后产能。
“消化一批”取决于国内市场到底有多大。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绝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特别重化工业,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后,对它们产品的绝对需求没有那么大了,或者说需求的峰值、行业的天花板已经快到了。但还是可以鼓励一些“消化”的方向,比如搞钢结构的房子,提高住房钢铁的使用量。但总体上,这种消化的空间还是比较有限。
南方日报:企业职工安置等费用怎么办?
赵昌文: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构建包括财政、金融、社保等在内的配套政策。如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的规模是两年1000亿,就是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解决好安置和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去产能需扭转“唯gdp论”
南方日报:从监管的视角来看,具体该怎么做?
赵昌文:我觉得监管大致可以分两个方面。第一是从准入的角度来说,将来行业准入一定要采取负面清单的思路,企业觉得能赚钱的就去投资,觉得赚不了钱你就不要去投资,这是企业自己的判断。第二个方面就是事中、事后的监管。要求企业执行的环境、安全、技术等各类标准都要严格执行。
概括来说,就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以及负面清单加监管。
南方日报: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在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你看来,这方面目前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变?
赵昌文:长期的产能过剩意味着市场总是处于不能出清的矛盾中,市场的调节功能有所失灵。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市场以外的其他原因。比如,在gdp导向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相互竞争,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拿来作吸引投资的手段,最后导出的结果是一些企业盲动的投资行为。这个链条如果继续运转,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始终存在。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第一,考核不能“唯gdp论”。第二,公共资源不能简单地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所用,这是最核心的。
我相信,如果按照边际收益来出让土地、出让矿产资源,企业也就没有这种套利的冲动了,这种拿公共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对企业来说也就吸引力减弱了。所以,建立长效机制最关键的做法就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也就是要素市场的改革。
长期产能过剩将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南方日报: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首要任务,如何确定哪些是要被去掉的产能?
赵昌文:这里主要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对僵尸企业的定义,二是通过安全、环保、质量、能耗这四大标准来筛选出不符合发展方向的产能。国务院分别发布了关于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规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至5年的时间,减少煤炭行业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并建立长效退出机制。这两个行业中那些要被压减的产能的确定标准,主要都是遵循上述的两个核心点来认定的。
南方日报:怎么“去”产能呢,会采取哪些举措?
赵昌文:主要包括严控新建、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或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转化为新供给。
南方日报:如果产能过剩长期不能化解,具体会带来哪些风险?
赵昌文:长期产能过剩不利于中长期增长,可能拉长中国经济探底的时间。虽然产能过剩不是一个宏观概念,但由于过剩严重,例如钢铁、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和65%左右,它对宏观经济具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行业价格持续下跌,这会加剧通缩,导致我国ppi面临长期的下行压力;过剩产能也使一部分不良债务难以浮出水面,不利于改善信用风险的定价机制,会加大金融风险,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央设1000亿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
南方日报:短期内,去产能会采取哪些pg电子直营店的解决方案?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赵昌文:2013年国务院41号文件提了“四个一批”的解决办法:“通过对外投资转一批,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一批,通过兼并重组化解一批,通过提高标准淘汰一批”。
“四个一批”里边“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是最现实的。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现在的过剩产能不见得就是落后产能。
“消化一批”取决于国内市场到底有多大。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绝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特别重化工业,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后,对它们产品的绝对需求没有那么大了,或者说需求的峰值、行业的天花板已经快到了。但还是可以鼓励一些“消化”的方向,比如搞钢结构的房子,提高住房钢铁的使用量。但总体上,这种消化的空间还是比较有限。
南方日报:企业职工安置等费用怎么办?
赵昌文: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构建包括财政、金融、社保等在内的配套政策。如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的规模是两年1000亿,就是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解决好安置和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去产能需扭转“唯gdp论”
南方日报:从监管的视角来看,具体该怎么做?
赵昌文:我觉得监管大致可以分两个方面。第一是从准入的角度来说,将来行业准入一定要采取负面清单的思路,企业觉得能赚钱的就去投资,觉得赚不了钱你就不要去投资,这是企业自己的判断。第二个方面就是事中、事后的监管。要求企业执行的环境、安全、技术等各类标准都要严格执行。
概括来说,就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以及负面清单加监管。
南方日报: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在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你看来,这方面目前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变?
赵昌文:长期的产能过剩意味着市场总是处于不能出清的矛盾中,市场的调节功能有所失灵。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市场以外的其他原因。比如,在gdp导向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相互竞争,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拿来作吸引投资的手段,最后导出的结果是一些企业盲动的投资行为。这个链条如果继续运转,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始终存在。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第一,考核不能“唯gdp论”。第二,公共资源不能简单地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所用,这是最核心的。
我相信,如果按照边际收益来出让土地、出让矿产资源,企业也就没有这种套利的冲动了,这种拿公共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对企业来说也就吸引力减弱了。所以,建立长效机制最关键的做法就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也就是要素市场的改革。